作為鄂爾多斯市核心城區之一,東勝區有81個社區,社區規模和人口數量居全市首位。為滿足群眾需求和社區治理需要,東勝區依托自身優勢,堅持黨建引領,以多元化思路培育壯大社區集體經濟組織,促進黨建鏈、產業鏈、服務鏈深度融合,打破社區資金僅靠政府“輸血式”支持模式,推動運營收益反哺社區發展,增強社區自主“造血功能”,持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。
主要做法和成效
堅持黨建引領,統籌各方資源參與共建。堅持“街道統籌、社區主導、因地制宜、量力而行”的原則,強化“共”的意識、“統”的方法,共同探索社區集體經濟發展。一是健全組織體系。將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作為黨建制度改革創新的“先手棋”,研究制定《培育社區社會企業 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試行辦法》,12個街道黨工委全流程指導把關,確保社區集體經濟組織在黨的領導下規范有序發展。二是整合各方資源。充分發揮30個市直單位、91個區級包聯單位、144個共駐共建單位的資源優勢,以及黨建聯席會議的統籌協調作用,招募社區合伙人8個,引導1家商業銀行、45個商圈商戶、兩新組織參與,不斷擴大發展社區集體經濟的“朋友圈”。三是強化人才保障。樹立“專業人干專業事”的意識,組建懂經濟、懂管理、懂營銷人員組成的社區集體經濟發展團隊4支,邀請12名專家在社區社會企業開展項目過程中提供技術支持、咨詢指導,推動項目取得實質性成果。
堅持理順機制,推動集體經濟規范運行。按照“黨建引領、深化改革、以事聚人、抱團發展”的思路,運用商業模式,讓社區集體經濟“公司化”開展經營管理。一是搭建發展平臺。成立以社區居民委員會作為特別法人控股或100%持股有限責任公司,建立產權關系清晰、治理架構科學、經營方式穩健、收益分配合理的運行機制,轄區資源、轄區服務由公司統一開發、統一包裝、統一運營。目前,15個社區已試點成立社區集體經濟組織,具備條件的社區將逐步全面推行。二是強化監督管理。健全“自我監督+行業監管+社會監督”的監管體系,鎮街道黨(工)委對所屬社區社會企業實行日常監管,行業主管部門對社區社會企業章程履行、財務運行、利潤分配等情況進行監管,居民和媒體對項目立項、信息公開、為民服務等事項進行監督,確保社區集體經濟組織在有效監督下運行。三是探索多元項目。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,盤活閑置空地3處(3800平方米)、閑置廣場1處、產權歸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的房屋4處、停車場1處、宣傳欄3處,讓社區公共空間發揮最大價值。緊緊圍繞社區居民需求、促進社區發展的目標確定經營項目,開發物業管理、夜間經濟、養老助老、就業援助、社區教育等居民生活服務領域的項目18個,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。
堅持成果共享,增強社區發展內生動力。樹立“規范運作、循序漸進、互利共贏、服務民生”的導向,將發展社區集體經濟與基層治理、民生服務等有機融合,全面提升社區為民服務水平。一是利潤反哺社區。堅持公益優先,社區社會企業創收盈利按其社會目標再投入自身業務后,通過社區民主協商決策,用于社區開展扶老助殘、幫困助弱、陣地更新等公益事業。目前,社區利用收益資金支持小區基礎設施改造提升,并在元旦、春節等重要節日,對轄區45名困難居民、老黨員等開展關心慰問活動4次。二是服務社區治理。堅持“錯位”“補位”原則,確定社區集體經濟項目時,重點選擇就業、養老、物業等民生服務項目,在解決困難群體就業、消除社會排斥、社區貧困救助、滿足居民服務需求方面彌補政府福利空白,著力解決社區資源短缺、專業化水平不高等社區治理難題。例如,林蔭街道絨紡社區緊扣轄區老舊小區物業服務缺失難題,注冊成立由社區100%控股的智慧物管公司,由社區公司作為小區信托制物業實施主體,以農機小區、國土小區、食品小區等3個小區為試點,推行全透明化物業管理模式,物業費收繳率達100%,為轄區困難群體解決就業崗位10余個,提升了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三是保障服務民生。堅持社區集體經濟發展成果由社區居民共享,通過空間交換服務、商圈資源轉化服務等途徑,讓居民得到更多發展紅利和實惠,實現為民服務和社區治理。例如,建設街道億利金威社區哈尼“紅火集市”,設立固定攤位30多個,流動攤位、后備箱攤位10余個,涵蓋新鮮果蔬、特色餐飲、非遺文創、兒童娛樂等多種經營產品,極大方便了周邊群眾生活,豐富了“一刻鐘”便民生活圈,讓居民不出家門口就可以享受便捷生活。目前,哈尼“紅火集市”集體經濟項目通過攤位租賃等形式,預計每年可為社區帶來近30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。下一步還將通過與轄區企業合作的方式擴大經營范圍,充分利用企業的閑置資產和社區集體經濟的組織優勢,開發更多便民產品,在取得一定經濟收益的基礎上,著力提升基層公共服務供給水平,增強社區經濟的可持續性。
經驗與啟示
堅持黨建引領是發展社區集體經濟的根本保障;鶎狱h組織具有協調轄區企業和駐地企事業單位的突出優勢。在發展社區集體經濟工作中,東勝區堅持發揮社區黨組織統領作用,通過統籌整合轄區共建單位、社會組織、民營企業等資源參與社區集體經濟發展。同時,由社區“兩委”成員直接參與,落實對社區社會企業管理的決策權、監督權,成為社區集體經濟經營的核心和依靠。
盤活閑置資源是發展社區集體經濟的關鍵抓手。社區發展集體經濟,盤活資源是關鍵。東勝區探索由社區居委會作為特別法人成立企業,引入企業進行經營,不斷讓“沉睡資產”變“增收活水”。隨著社區集體經濟規模擴大,可以改造閑置地塊或投資購置商鋪,進一步增強社區經營收入,為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能量、增添動力。
共享創收紅利是發展社區集體經濟的主要任務。整合社區資源、培育社會企業、壯大集體經濟,目的就是要用好收益資金,讓社區群眾共享紅利。發展社區集體經濟,東勝區堅持把集體經濟收益部分用于基礎設施改造、購買社區服務、居民考核激勵等方面,并深化利益聯結機制,動員社區群眾直接參與社區集體經濟組織工作,或通過在夜間經濟、美食文化集市為居民提供低價攤位,讓居民共享社區集體經濟發展紅利。
促進基層治理是發展社區集體經濟的重要目標。在發展社區集體經濟后,居民代表參與社區集體經濟組織議事決策監督,進一步強化了對社區事務的民主監督,提高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程度和水平。同時,社區社會企業承擔社區想做卻沒有財力做的事,通過引入社會資源、購買專業服務,促進了社區服務的供給與居民需求精準對接,為居民提供了針對性、便利性、可負擔的服務,進一步提升了基層治理工作水平。(消息來源:東勝發布)